相信不少人對這個問題都比較關心,職務侵占一般不立案,職務侵占是不是很難立案?下面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來探討下這個話題!
一、職務侵占一般不立案嗎?
職務侵占罪一般存在不立案的情況,其原因主要在于嫌疑人未達到法定的犯罪數額,此外,本罪又具有一定的隱蔽性,職務侵占行為在紛繁復雜的商業行為中難以定性,在證據不充足的情況下不立案也是一個原因。
(一)職務侵占一般不立案情形主要是涉案數額未達到法定標準。《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八十四條規定:職務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在五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二)職務侵占不立案情形還包括所需證據不足,所以企業一旦發現符合上述條件的可以去經偵報案查處職務侵占犯罪行為。在進行員工職務侵占罪公安機關報案時,當事人需按照如下方面提供證據材料:
1、提供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和營業執照,上級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等能證明單位依法成立的材料。
2、提供能證明涉嫌人是在單位職工的身份證明,如聘任書、聘任合同、任命書、工作證、工資發放材料、職工履歷表、兩金(養老金、公積金)繳納材料等。
3、涉嫌人侵占單位財產、挪用單位資金的依據及數額認定的依據。如涉案的發票、單據、銀行提款單、轉帳單、財務賬冊中記載相關內容的帳頁等材料的原件及復印件。
上述三個方面是在經偵進行職務侵占罪刑事報案、立案時的基礎材料,通常經偵部門會對案情予以分析同時指出其中需要繼續補充的證據材料,如達到經偵部門的要求,則可進行立案偵查。
二、職務侵占是不是很難立案?
只要證據充足,還是可以立案的,根據我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在5000元至1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這里的數額,應當累計計算。同時《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依據以上法條可知,司法機關認為構成本罪需要以下幾種關鍵證據:
1、身份證據:用來證明行為人是”公司、企業的人員“,具體包括勞動合同,用工單,社保繳納資料等。
2、作案行為是利用了職務便利。
3、侵占的財務是屬于公司財務。并且數額達到較大因此,你如果想要立案,要注意收集以上幾類相關證據。
三、職務侵占罪的構成要件
構成職務侵占罪的四個構成要件分別是:
(一)客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產所有權。對象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物,包括動產和不動產所謂“動產”,不僅指已在公司、企業、其他單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錢財(包括人民幣、外幣、有價證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單位有權占有而未占有的財物,如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擁有的債權。就財物的形態而言,犯罪對象包括有形物和無形物,如廠房、電力、煤氣、天然氣、工業產權,等等。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占本單位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必須是利用自己的職務上的便利,所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職權及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
2、必須有侵占的行為。不論是先持有而轉為己有還是先不持有而采取侵吞、竊取、騙取方法轉為己有,只要本質上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利用了職務之便作出了這種非法占有的意思表示,達到了數額較大的標準,即可構成本罪。
3、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程度如果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業及其他單位財物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則也不能構成本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包括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財物的目的。即行為人妄圖在經濟上取得對本單位財物的占有、收益、處分的權利。至于是否已經取得或行使了這些權利,并不影響犯罪的構成。
以上就是名律師刑事辯護網小編為您整理的“職務侵占很難立案的原因?”的相關內容,相信大家已有所了解了,若您還遇到其它不懂的問題,歡迎搜索王平聚律師,在線的律師會對您的疑問進行專業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