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殺害了情人的5名親屬,二審法院判決為,繼續維持死刑。故意殺人的量刑標準為,情節較輕的,處3-10年有期徒刑,若情節較重的,則可處死刑或者是無期徒刑。其構成要件為,在主觀上存在直接故意,侵犯的是他人的生命權。
一、男子殺害情人5名親屬二審維持死刑
6月16日,玉林中院維持原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潘聲海死刑。潘聲海于去年4月16日來到情人黃某某父親家中,持刀猛砍捅刺黃某某父母、弟弟、伯父、侄兒,致5人當場死亡。
二、故意殺人怎么判
故意殺人判刑多少年將視其情節大小予以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其中犯本罪的一般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對犯罪情節非常嚴重的,將判處死刑或者無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故意殺人構成要件是什么
1.故意殺人罪的客體要件
故意殺人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
2.故意殺人罪的客觀要件
首先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構成。找法網提醒您,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
其次,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既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行死刑、正當防衛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
第三,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3.故意殺人罪的主體要件
故意殺人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故意殺人罪的主觀要件
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以上就是名律師刑事辯護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故意殺人怎么判”的相關內容,若您還遇到其它不懂的問題,歡迎搜索王平聚律師,在線的律師會對您的疑問進行專業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