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平聚刑事團隊
(圖片自網絡,侵刪)
01 恢復自由身之后,年近6旬的他來不及嘆息
民事糾紛與合同詐騙罪的界限并非清晰可辯,然而當民事糾紛被解讀成刑事詐騙之后,對當事人而言無異于一場悲劇。涉嫌合同詐騙罪,哪怕最終被判無罪的,其中因卷入刑事訴訟程序不得不面臨的各種變故和損失,仍是企業家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2019年最后一天,當高某拿到再審法院作出的自己不構成合同詐騙罪的判決書,恢復自由身時,年近6旬的高某已經被羈押了4年半。來不及沉浸在自己的遭遇中哀嘆,高某迅速聯系了律師,著手準備申請國家賠償。同時清點,整理自己被關押前所操作項目是否仍有回旋余地。然而,在高某入獄的這幾年,公司已經倒閉,涉及千戶員工已經遣散,損失以千萬計。
02 猶豫之后,他選擇了接受招商局領導遞來的橄欖枝
時針得撥回6年前:那個時候,高某是當地知名的企業家,享受著人生中的高光時刻:自己作為縣領導的座上賓,正被縣里招商引資的負責人各種優惠政策包圍,極力說服他參與縣里一個重點項目的投資。其中優惠政策之一,就是承諾給與企業融資70%共3000萬。也正是這一個承諾,在日后幾乎把高某拉進了合同詐騙罪的泥沼中。
當時的高某手里有個舊城區商業街改造項目,同時正在組建一個中藥種植產業群,都是需要資金投入的階段。考慮到招商局領導予以融資70%的優惠政策,縣領導的殷勤期待,高某思慮再三,決定投資縣里的重點項目。
03 融資困境之下,他把目光投向了民間借貸
風云突變,意外總比明天更早來臨。在項目基建開展了以后,當地政府承諾的3000萬融資遲遲到不了位。同時,他自己的兩個項目也需要大量資金。資金壓力之下,縣里重點工程的工期、進度和質量卻不能打折扣。高某支付工程款的困難被推向了無法承受的地步。原本,他準備自己想法貸款,可2008年遭遇世界經濟危機,哪里的資金都不好找。無奈,他把目光轉向民間融資,300萬的借款悉數用于縣里重點項目,并為項目配備了奧迪公務用車。可是到了還款期,高某無法還款,借款人便以借款合同糾紛,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并申請財產保全。
而縣工程的欠薪工人以討要工程款為由上訪,并最終報案。當地官方面對維穩壓力,處理措施逐步升級,最終民事糾紛演變成了刑事案件。
04 他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帶走,經過一審,二審,被認定構成合同詐騙罪。
高某在項目工地上被以涉嫌合同詐騙罪帶走了。經過審理,法院認可公訴機關的指控的事實,認為高某明知自己無履約能力,騙取他人財物300萬元用于自身個人消費,還買了奧迪車供自己使用,構成合同詐騙罪。高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不僅要追繳300萬“贓款”,還要罰款20萬,并沒收那輛二手奧迪車。
案件經過二審,被維持原判。高某堅信自己無罪,在家人和律師的支持下,繼續申訴之路。
05 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律師的幫助下,申訴之后迎來再審,他終獲無罪釋放
不幸中的幸運,高某迎來了柳暗花明的時刻,經過再審,經過辯護律師的努力,在辯護工作中逐一抽絲剝繭,用詳實的事件細節證據、借款用途的單證、搜集多名證人的證言,將民間借貸與合同詐騙之間模糊的界限一一厘清,論證還原了在各方經濟利益糾纏博弈背景中,高某的行為本質上是一起民間借貸糾紛事件,并不符合刑法規定的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法院采納了律師的辯護意見,最終作出了高某不構成合同詐騙罪的再審判決。
06 是結束,更是重新開始
恢復自由之后,高某恢復了之前早起的習慣,他每日投身街巷中穿行觀察,急于了解身處獄中的幾年,外面的世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他每天閱讀大量的報刊,新聞,關注網絡事件,探尋商業世界中的新格局新風向;他聯系朋友們見面,不是傾述蒙冤入獄的悲憤,自身遭受到的不公,更多的,是和朋友們了解探討未來可行的方向;他想把失去了的,無論是為了曾經跟隨自己的員工,抑或是為了內心始終不曾磨滅的壯志,他希望全部重新找回來….(完)
(內容均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配合。)
如需法律幫助,詳情請垂詢深圳刑事律師王平聚辯護團隊
聯系電話:13902983029(微信同號)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梅林路卓越城B座17樓
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王平聚刑事辯護團隊官網(中國名律師刑事辯護網):
或掃描二維碼,關注王平聚刑事辯護團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