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律師法的規定,律師對委托人應承擔的責任包括:
1、律師接受委托后,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代理。但委托事項違法,委托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委托人隱瞞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簡稱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辯護或代理)
①律師與委托人的關系是一種契約關系,律師作為契約當事人一方,除非有法定事由的發生,否則,律師不得隨意解除委托合同。
②隨意拒絕辯護直接損害委托人的權益。一般情況下,委托人或其親屬受到司法機關的刑事指控后,需要律師提供辯護,律師接受委托后要做很多事情,而且須在法定期限內完成,從時間上講不是很寬裕。如果律師隨意拒絕辯護,迫使委托人更換辯護人,就會損失律師開庭前的工作時間,直接損害了被告人及委托人的權益。
③律師可拒絕辯護或代理的情形有:委托事項違法,委托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托人隱瞞事實的。
2、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
①同一案件中得雙方當事人,正是由于利益相對不能調和才發生爭訟,律師接受互有利害關系的雙方當事人的委托,就很難保證公道的從事代理事務。
②作為代理人的律師,應當忠實于委托人,不能作出有損于或者可能有損于委托人權益的事情。
③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律師在同一案件中,不論是在一審還是在二審均不得同時或先后為雙方擔任代理人。而且同一律師事務所的不同律師,也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其理由可參考律師與律師事務所的關系方面。
3、律師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不得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
①律師是為了解決當事人爭議而執行職務的,律師不應當介入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之中,更不能將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作為從事代理活動的目的。
②律師應當克盡職責,忠實為委托人服務。接受與委托人有利益沖突的對方當事人的財物,往往會導致律師背棄委托人的利益。
4、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當事人的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簡稱保密的義務)
①國家秘密:是指關系到國家安全利益,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范圍內不能公開的事項。
②商業秘密:指不為他人所知悉的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效益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③個人隱私:指與公民個人聲譽有關的,本人不愿公開的個人生活事件。
④需要強調的是,律師在委托代理關系結束后仍有保密的義務。(期限的: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