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中級人民法院)
2019年11月16日。汕尾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一樁涉黑案件的審理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
曾任國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長的夏勤曾作過形象生動的比喻:“實體法猶車也,程序法猶輪也。輪無車則無依,車無輪則不行。故國家貴有實體法,尤貴有程序法”。夏勤院長的精辟論斷,充分揭示了程序對于實體的保障功能,表明了程序的極端重要性。
我們努力追求公平正義,并希望在每一個案件中實現(xiàn)公平和正義。正義的實現(xiàn),應該以看得到的方式去實現(xiàn)。這正是程序正義的意義。
刑事庭審程序,作為刑事訴訟程序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作為我國司法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之一的“庭審中心主義”的落實,承擔了最重要的作用。我們所說的“庭審中心主義”,是指審判案件以庭審為中心,事實證據(jù)調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辯論在法庭,裁判結果形成于法庭,全面落實直接言詞原則,嚴格執(zhí)行非法證據(jù)排除制度。這不是走過場,而是實實在在落實辯護律師辯護權的行使,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案件審理在庭上,審理結果形成于庭審。
法庭的審理,對普通民眾而言,嚴肅、凝重,甚至身經百戰(zhàn)已經參加過多次庭審的律師,也一樣靜氣凝神,嚴陣以待。
因為作為被告人的辯護律師,辯護人要協(xié)助其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和履行訴訟義務。面對面的與代表國家強大力量指控當事人的辦案機關和公訴人做“短兵相接”,維護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上午9點整,庭審開始了。
審判長在宣布開庭后,傳17名被告人到庭。17名被告人被法警帶上法庭,頓時把整個刑庭的審判區(qū)擠得滿滿的。押送被告人的34名法警退回到旁聽席兩側,整個刑庭顯得異常擁擠。雖然沒有穿著被羈押的識別服,但每個被告人仍然帶著手銬和腳鏈。
審判長逐一查明被告人身份及基本情況,集中宣布了案件的來源、起訴的案由;合議庭組成人員名單;被告人在法庭審理過程中享有的權利;詢問是否申請回避,在各被告均無異議后,審判長宣布將16名被告帶下法庭,留下第一被告,進入法庭調查階段。
在審判長宣布進入法庭調查階段后,第一被告的辯護人王平聚律師向審判長舉手示意:要求法庭打開被告人手銬和腳鐐。
審判長聽聞,示意被告人身后的法警過去,一番交談后,審判長拒絕了王律師的請求。王律師并未放棄,他正言道:“人民警察對犯罪嫌疑人使用械具,應當基于犯罪嫌疑人的危害程度做出。現(xiàn)在庭審中,四周都是法警,被告人坐在被告席上,在此場景中,同時使用手銬和腳鐐,是過度使用警械,非常地不合理。
審判長再次示意法警上前,幾句交談后,采納了王平聚律師的建議,為方便其走動傳遞材料,為第一被告去掉了手銬。但出于保障其安全的考量,仍保留了腳鐐。
法庭調查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八條的規(guī)定,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下列任務,遇有違法犯罪分子可能脫逃、行兇、自殺、自傷或者有其他危險行為的,可以使用手銬、腳鐐、警繩等約束性警械,這些任務包括:執(zhí)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審訊、拘傳、強制傳喚的。
手銬和腳鐐,屬于約束性警械。出于對人權的保障,對警械的使用法律有相應的規(guī)定。特別是腳鐐,通常是針對暴力性質犯罪嫌疑人及死刑已決犯而使用。在犯罪嫌疑人被羈押期間,看守所的會見,庭審,按照相關警械使用規(guī)定,并不需要用到腳鐐。這是法治社會里,基于人道主義,對犯罪嫌疑人人權的一種保障。
今天的庭審,通過審判長對王平聚律師所提要求,依法依規(guī),溫和尊重的回應,我對法院接下去能審理好這一起重大涉黑案件,充滿了信心。
(內容均為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配合。)
歡迎關注王平聚律師專欄,閱讀更多。歡迎留下您的評論和想法!
如需法律幫助,詳情請垂詢深圳刑事律師王平聚辯護團隊
聯(lián)系電話:13902983029(微信同號)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qū)梅林路卓越城B座17樓
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王平聚刑事辯護團隊官網(中國名律師刑事辯護網):
或掃描二維碼,關注王平聚刑事辯護團隊微信公眾號:
相關資訊展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