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 集資詐騙罪 判幾年?依據集資詐騙具體情形的不同,對集資詐騙采取三擋刑罰,第一是處五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 罰金 ;第二是對詐騙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以及第三是對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無期徒刑 ,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 沒收財產 。下面在本文為您詳細介紹。
集資詐騙罪的 立案 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 追訴 標準的規定》的規定,以非法 占有 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2、單位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犯集資詐騙罪分三個檔次處罰
對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罪規定了三個檔次的處刑,即:
1、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2、對詐騙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3、對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由于這類犯罪案件情況較為復雜,從實際發生的案例來看,詐騙的數額一般都很大,有的數額在百萬元、千萬元以上,有的甚至達到數億元、數十億元。至于何謂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何謂情節嚴重、情節特別嚴重,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做出 司法解釋 予以明確。
客觀構成要件的內容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12月13日《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只要客觀行為屬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就以集資詐騙罪論處。然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并不以行為人實施詐騙行為為前提。換言之,只有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才能成立集資詐騙罪。成立集資詐騙罪還要求數額較大。
根據《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集資詐騙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集資詐騙的數額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計算,案發前已歸還的數額應當扣除。行為人為實施集資詐騙活動而支付的廣告費、中介費、手續費、回扣,或者用于行賄、贈與等費用,不予扣除。行為人為實施集資詐騙活動而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歸還可予折抵本金除外,應當計入詐騙數額。
主觀責任要素除故意外,還要求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集資詐騙罪的構成中主觀責任要素除故意外,還要求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具體表現為具有不歸還集資款的意思。根據《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1)集資后不用于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用于生產經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
(2)肆意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
(3)攜帶集資款潛逃的;
(4)將集資款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5)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返還資金的;
(6)逃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逃避返還資金的;
(7)拒不交代資金去向,逃避返還資金的;
(8)其他可以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