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海購的現象十分普遍,因為實體店去購買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東西太多了,就連藥品都可能是假的,這都是商家為了減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所導致,總想著沒吃出人命就沒事,實則生產和銷售假藥是違法犯罪的行為。
生產和銷售假藥的人無非是想多賺點錢,可一旦被發現了,錢不僅是賺不了反而要賠錢,嚴重的可能還有牢獄之災。
首先,把假藥賣給消費者的行為存在欺詐,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如果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其次,在很多時候生產、銷售假藥,生產者和銷售者只是為了牟利,夸大了藥效,并不會傷害人體健康,也就只是違法的行為。可如果生產、銷售的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那就涉嫌生產、銷售假藥罪,會受到刑事處罰。
《刑法》規定: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因此,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總是違法的,嚴重的還涉嫌犯罪,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以身犯法。如果卷入糾紛的,建議盡快委托律師協助處理。
以上就是名律師刑事辯護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生產銷售假藥是否犯罪?”的相關內容,若您還遇到其它不懂的問題,歡迎搜索王平聚律師,在線的律師會對您的疑問進行專業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