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云迪嫖娼事件引爆輿論,昔日青年才俊由此跌落神壇,不禁讓人唏噓。
唏噓之余,筆者想到了2016年發生的中國人民大學碩士被抓嫖執法致死的雷洋,二者均因嫖娼而起。由此,不禁引發了筆者的一點反思。
嫖娼是違法行為,朝陽警方違法必究的態度固然值得點贊,但我們是否該為朝陽警方歡呼呢?筆者持否定意見,理由有三:
其一,朝陽警方單就李云迪的嫖娼行為發布通報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屬于違法行為。
首先,李云迪的嫖娼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該法明確規定對嫖娼行為應單處行政拘留或并處罰款,并未提及可通報。那么朝陽警方發布通報的行為顯然超出了法律賦予的權限,違反了“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其次,朝陽警方在對李云迪處以行政拘留后,又發布了通報,該通報給李云迪造成的影響相當于“通報批評”,而“通報批評”屬于聲譽罰,也是行政處罰的一種。那么朝陽警方對一個違法行為作出了兩次處罰,違反了“一事不再罰”的原則。最后,朝陽警方發布通報的行為,侵害了李云迪的隱私權,其雖然作為公眾人物,即使實施了違法行為但仍與普通民眾一樣享有憲法規定的同等權利,其所享有的隱私權并不會因公眾人物的身份而被削減或被剝奪。該通報顯然對李云迪的權利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即使該通報的發布合法,作為行政機關的朝陽警方也應當選擇對其權利侵害最小的方式進行,方符合行政法的重要原則——“比例原則”。
其二,納稅人供養的司法資源是有限的。通俗地說,警力是有限的。如果對輕度違法的嫖娼投入大量警力,比如人大碩士雷洋被抓嫖致死中可以看出警方對待嫖娼像對待殺人犯一樣地蹲守,這就會導致投入打擊重大犯罪的警力不足。近年來販毒案件數量居高不下就是警力不足的表現。用打擊嫖娼的警力去打擊販毒不是更好嗎。當然,筆者不是反對嫖娼執法,只是說對于輕度違法無需過分嚴厲執法。重點打擊組織賣淫嫖娼者就行了。對于嫖娼賣淫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罰款就行了,屢教不改才拘留。當年東莞黃業泛濫,如果都像對李云迪、雷洋一樣執法,恐怕要把全國警力都調來也做不到。通報也屬于加大處罰力度、過度嚴厲執法的一種形式。
其三,違法“通報”將滋生執法腐敗。
《左轉》有“行其政令”、“行其政事”一說,指的便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對行政執法機關的必然要求。就李云迪事件而言,朝陽警方顯然沒有做到依法行政,在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違法發布通報。同樣是嫖娼行為,通報的依據是什么,什么情況下會通報,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在不得而知的背后,是否存在灰色空間,存在操作的可能,執法者對發布是否擁有絕對的權力?如此,必將如阿克頓所言“權力導致腐敗”,導致別有用心的人對此加以利用,從而滋生新的執法腐敗。
綜上,筆者認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而朝陽警方在此事件中發布通報的做法顯然與治國基本方略相去甚遠。依法行政不是一句口號,所有行政機關更應該遵法守法,在執法過程中確保法律的正確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