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在距離2021年新春一個月,23歲的女大學生小小從35樓一躍而下,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如花的年華里。#23歲女生稱被男友PUA跳樓自殺##湖北武漢##武漢爆料#
在跳樓自殺前,小小被診斷為抑郁癥。在小小死亡后延遲發給學長的郵件中有她的遺書和其與男友的聊天記錄。小小在郵件里寫到:自己是被大8歲的男友PUA逼死的,自己抵押房子為男友全款購買寶馬車,錢要不回來,自己承受很大壓力;小小家人則稱,不知道小小有男友,不知道她有抑郁癥,更不知道她私自抵押房產;而小小生前好友稱,去年7,8月份就從她口中得知正面臨感情和債務的雙重壓力。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如花似玉美麗的女孩,大學畢業就能擁有自己的房產,可見其若非聰明非凡賺錢能力強,就是擁有一個經濟狀況良好的家庭。但小小卻用跳樓自戕的慘烈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令人唏噓,讓人痛惜。同時也讓人產生很多的疑問:財貌雙全的女大學生遭遇了怎樣的感情傷害?大她8歲的前男友又是怎樣PUA逼死她?被小小用死亡來控訴的前男友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01 先了解小小口中的PUA是指什么?
“PUA”全稱“Pick-up Artist”,可以叫搭訕藝術,直白粗暴一些,說是情感操縱術也沒問題。PUA最初是指一群受過系統化學習實踐和不斷自我完善情商的男性使用的交流方式,現實中泛指很會吸引異性,讓異性著迷的男性或女性的情感操控手段。本質上,PUA是一種有積極意義的交流方式。但一個工具被不同的人使用,再結合不同的目的,會導致完全不一樣的后果。
02 回到這個自殺悲劇中,小小自稱被前男友PUA跳樓自殺。那前男友需要為小小的死亡負法律責任嗎?
被PUA操縱對象自殺事件中的法律責任分幾種情形,操縱者將根據不同情形或將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如涉及刑事追訴,則罪名包括:詐騙罪、故意殺人罪。
一種情形是:如果幫助、教唆受害者者自殺,教唆者一般不構成犯罪,無需為自殺者的死亡負責。但會引起很大的道德爭議。而本次悲劇中據小小遺書中自述,小小雖然被認定為抑郁癥,但其自殺并不屬于此種情形。
實務中曾經發生過的另一種情形是:如果是欺騙、脅迫受害者自殺,欺騙者對受害者說你先走一步,我隨后就來追隨你。此種欺騙情形下,欺騙者的話直接或高概率導致了受害者自殺死亡,那欺騙者仍會面臨故意殺人罪的追責,此種欺騙行為的行為人在刑法理論上叫間接正犯。
曾經在網上引發民眾強烈關注的北大女生被男友PUA后自殺的悲劇,則是另一種不同的欺騙和脅迫。在那個自殺事件中,從自殺女生被恢復的聊天記錄中有大量的男友的問話:“你怎么不去死?”“你不是說你會為了我去死的嗎?”這些明顯具有脅迫性質的問話直接摧毀了女生的希望和生的信念,最后選擇自殺。事后這個前男友已經被警方控制,進入刑事追責程序中。
在這起自殺事件中,小小自述是感受到來自前男友情感與金錢的雙重壓力而走向絕路,從目前證據來看并未顯示其前男友有欺騙、脅迫小小自殺的行為。
那小小感受到的來自男友情感和金錢上的欺騙,是否屬于刑法中規制的欺騙行為?
情感的欺騙,在戀愛階段直至兩人進入婚姻,欺騙者通常只會被大家唾罵為“渣男”,世人也只能在道德上對渣男的欺騙行徑口誅筆伐,予以譴責;
但是PUA操縱者對受害人金錢上的欺騙行為,就可能進入刑法視野,被追究刑事責任。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案例:你對愛情充滿憧憬向往,把對方作為浪漫愛情幸福婚姻的對象,而對方卻利用你的夢想和真情,榨干你的金錢,甚至讓你背上巨額債務。受害者痛不欲生,生不如死,更可怕的是,PUA操縱者故意摧毀你的希望,最后讓你生無可戀,走上絕路。文中悲劇的女生小小,從其遺書及生前好友所言,似乎就是如此。
如果心存不法所有的人把PUA作為自己實施詐騙行為的一個環節,并最終導致受害者遭受損失,那PUA操縱者或將面臨詐騙罪指控。但是,即便發生了受害者自殺悲劇,要追究詐騙者刑事責任,仍然需要充分的證據,司法機關也才能對詐騙者進行定罪量刑。
對PUA受害者家屬而言,因為受害者的逝去,如果要追究PUA操縱者的民事責任,譬如文中小小的家人,如要拿回小小全款購買的寶馬車,也因為人離世后很多證據的湮滅,而變得更難了。
對這個事件,你有何看法?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看法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