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博士后,新聞傳播博士后、雙料博士后加上執業律師、大學教授的身份,49歲的四川師范大學庹繼光教授自殺身亡,帶給家人無盡的傷痛,也給世人留下太多感慨和不解的疑問。
從庹教授家人發布的及網上的信息可知,壓垮教授的“最后一根稻草”,來自兩個原因:一個是自家的2套房屋被強拆,而自己無力抗爭,終跳樓“以死明志”。
說起房屋拆遷,在我們的社會里,在確定房屋會被征收拆遷之后,房屋所有人將與開發商簽訂相關補償協議。作為一名律師,同時又是擁有法律、新聞學背景的大學教授,擁有強大的協商談判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庹教授也不太可能為了不太合理的補償要求而采取如此極端的抗爭行為。
結合現實生活中因拆遷發生的大量的血淚斑斑的事件,不能否認我們雖然在法治建設道路上取得很多進步,但仍然存在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不能杜絕在少數官員心里,手中的權利就是斂財,金錢交易的工具;而作為守護正義之光,視維護社會公平、社會正義為價值追求的大學教授,最大的可能只能是在拆遷過程中遭遇了個人無力抗衡的不公平打擊,以至于自己無法用合法的途徑去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至于喪失了心頭最后的“希望”,做出了這樣慘烈的抗爭。
如果仍有能合法解決問題的途徑,相信庹教授何至于此?
另一個帶給庹教授很大壓力的,是他身為高校教授的妻子在2012年被沒有理由地停止正常的教學、科研工作,并被停發工資,而庹教授多次實名舉報該校領導后始終未能解決。
生命是最寶貴的。人間也是最值得的。
同時作為一個文學博士,在自己的學術領域碩果累累成就頗豐的中年教授,庹教授希望自己用生命的這一跳,能撕開某些沉重的遮住社會公平正義的桎梏。只是,我們能不辜負這樣一名學者的生命一跳嗎?
逝者已逝,在表達痛惜的同時,我們唯有期盼有關部門能公布事件中被“掖著捂著”的不光彩的違規甚至違法的操作,還逝者及家屬一個明白的交代,也給期待真相的公眾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