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平聚刑事團隊
(圖片自網絡,侵刪)
多人手拿器具,鐵棍,當街追趕…如果不是看到視頻,有些不敢相信這是河南上蔡中學生打群架的場面,甚至以為這是拍“古惑仔系列”。幸運的是群架事件僅一名學生輕微傷。
有的網友評論,誰的青春不張狂?青春的荷爾蒙旺盛分泌,打個群架而已,不用大驚小怪;再者,互聯網的傳播,讓再小的事件都能傳播到各個角落。這些說辭都有道理。
但是,我們仍然需要重視這個僅一人輕微傷的群架事件:
之一是視頻中的中學生手持鐵棍追趕。這是個比較嚴重的問題:為什么是鐵棍?學生日常,甚至我們生活的日常,都少有鐵棍的影子。那是誰提供的鐵棍?我們要詢問這些鐵棍從何而來?我們擔心孩子被鐵棍揮中導致的嚴重后果。更應擔心我們的初中生對這個后果的熟視無睹,無所畏懼。
之二是初中生這個階段幾乎是12歲到15歲左右的年齡,這個年齡的孩子如果在打架過程中造成其他孩子的傷亡,大概率是不用負刑事責任的;甚至在治安管理條例中,也規定了對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違法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而不滿14周歲的違法治安管理規定的,不予行政處罰。
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卻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他們不僅需要父母無條件的關愛,學校啟發智力的教育,更需要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引導,以幫助其平穩度過同時面臨升學壓力與心理躁動不安的青春期。
如果錯誤的行為得不到糾正和警示,不僅會對身處事件中孩子自身心理形成固化,也會對其他未參加的孩子帶來不好的示范;這顯然并非我們所期待的。
隨著不斷出現的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甚至涉嫌某些嚴重的犯罪案件,讓我們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一度被質疑是在“保護小惡魔”,“保護小壞人”。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頻發的未成年犯罪中的“小惡魔”,并非是頃刻之間變成的“惡魔”,都是在成長學習過程中,失當的家庭教育,或缺乏正向引導、學校教育的某些漏洞,加之社會不良氛圍因素的共振導致。
我們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更應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里,應當強調這個底線:不能以踐踏道德法律的方式來處理沖突。
所幸的是,上蔡縣公安局立即成立聯合工作專班全力開展相關調查工作。而除此之外,孩子的教育,始終應是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共同努力的方向。
沒有人懷疑言傳身教和良好的氛圍對孩子成長的重大意義。只有孩子健康順利成長,我們的家庭才談得上是幸福的。孩子的健康平安,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努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