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桐廬縣橫村鎮鐘山鄉潘女士接到一個14716290810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快遞公司理賠中心的工作人員,稱上次潘女士快遞丟失可以賠付30元,并讓潘女士添加其微信,表示要發送退款鏈接給潘女士,隨后,潘女士點開鏈接操作,結果自己的支付寶內居然進賬1300元。
賠付30元,為何對方會打入1300元?天上怎么會有掉餡餅的事?潘女士有些疑惑,對方稱錢已到賬,但是多打了1270元,要求潘女士退還這1270元。這時,潘女士發現,通過支付寶無法轉賬返還對方多打的錢,對方便要求潘女士將退賠款打至一個銀行卡賬戶中。一聽到要將錢打到對方銀行卡,潘女士多了一個心眼,雖然已經將錢從卡里取出,但還是走進桐廬派出所尋求民警的幫助。
派出所民警接到求助后,判斷潘女士可能是遇到網絡詐騙了,便讓潘女士先不要轉錢給對方。隨后通過調查了解到,這是新型的通訊網絡詐騙方式,騙子冒充快遞理賠人員,謊稱“您快遞包裹丟了”,以所謂退款來實施詐騙。嫌疑人發送給潘女士的鏈接,其實是支付寶一款名為“來分期”的借款軟件,多出來的所謂退賠款1300元其實是潘女士借的錢,民警在潘女士的支付寶軟件上,也幫她找到了這筆借款。而如果潘女士按照嫌疑人要求將自己的錢打入對方銀行卡賬戶,就相當于被騙去1270元,自己還欠著“來分期”的借款。
警方提示,隨著網絡的日新月異,和網絡購物的日常化,騙子的詐騙手法也是層出不窮,通過各種虛假優惠信息、客服退款、虛假網店實施詐騙。一旦遇到需要將匯款打到對方銀行賬號的行為更是需要多個心眼。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假冒客服退款。冒充購物網站的“客服”,來電稱系統有問題需要退款,然后發來的卻是支付寶“來分期”借款軟件,或者“***網退款中心”網,實際上網址鏈接是個支付寶“來分期”借款軟件或者是個釣魚網站,一旦網友相信了這個所謂的“客服”,銀行卡里的錢就會被“客服”轉走。
警方提示,購物網站平臺不會電話通知消費者進行退款,訂單狀態以網頁上顯示的訂單狀態為準,消費者不要輕易相信任何有關轉賬的電話通知。
二、通過網絡購物低價、改價等誘導轉賬或掃碼。騙子發布低價代購、二手車、“海關罰沒品”等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后,又以“海關關稅”繳納定金、交易稅手續等方式騙取錢財。
警方提示,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見碼就掃,很有可能就是一個病毒網站和惡意軟件的二維碼
三、誘導泄露支付寶付款碼。騙子會通過各種方式誘導你提供支付寶付款碼,從而盜取你支付寶里面的錢。
警方提示,付款碼不要隨意發給任何人,涉及資金的最好都單獨設置密碼。
如需法律幫助,詳情請垂詢深圳刑事律師王平聚辯護團隊 聯系電話:13902983029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梅林路卓越城B座17樓
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王平聚刑事辯護團隊官網(中國名律師刑事辯護網):
或掃描二維碼,關注王平聚刑事辯護團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