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蔡坤苗,自行開發了星援”APP”。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間,用戶以向“星援”APP充值的形式有償使用星援APP,充值后的用戶不需要登錄新浪微博客戶端,即可利用APP綁定的微博號,轉發及自動大批量轉發微博博文。案發后得知,APP通過綁定微博‘大號’17余萬個,這17余萬用戶大約綁定了3000余萬個微博‘小號’。大量轉發的虛假微博嚴重干擾了平臺明星勢力榜排行的數據,并導致排行系統功能受到實質性的影響,蔡坤苗非法獲利800多萬元。
2020年12月31日,蔡坤苗被法院認定構成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
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罪,是提供專門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實施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行為而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節嚴重的行為。這是一個選擇性罪名,只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
粉絲追星,是一個很常見的社會現象。年輕的粉絲往往是把自己的認同和歸屬感投射在喜愛的偶像身上,通過和偶像之間的想象性的認同感,獲得一種對自我的想象。網絡時代,流量明星”一詞也因此應運而生并成為一種標簽。利用網絡的便捷,為自己喜歡的偶像投票、打榜,維護偶像的形象,是粉絲的追星日常。
而利用粉絲對偶像的關注度開發新的盈利手段,成為一種與時俱進的商業模式。只是,流量并非總是唾手可得,獲取流量也需要成本。當制造虛假流量成為一個選擇,當制造虛假流量達到嚴重程度時,不僅會給相關人帶來相關民事責任,行政責任,更嚴重的,還會帶來刑事風險。
本案中的星援APP,就是一款能突破微博平臺系統安全保護措施,未經授權獲取平臺數據功能的軟件,用戶充值之后,即可利用APP綁定的微博號,轉發及自動轉發微博博文。這些虛假的流量,干擾、改變了微博平臺運營的數據,并導致微博明星排行系統功能受到實質性的影響。這是開發者蔡坤苗觸犯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罪的原因。#蔡徐坤微博轉發過億幕后推手一審獲刑五年##“微博轉發過億”事件推手獲刑五年#
對虛假流量,你是怎么看的?歡迎留言評論。